微通道扁管如何高效传热
信息摘要:微通道扁管通过特殊结构与流动优化实现高效传热,核心要点如下:
一、传热原理
小尺寸优势:通道直径 0.5~3mm,单位体积传热面积是传统圆管的 5~10 倍,流体易湍流,破坏热阻边界层。
微通道扁管通过特殊结构与流动优化实现高效传热,核心要点如下:
一、传热原理
小尺寸优势:通道直径 0.5~3mm,单位体积传热面积是传统圆管的 5~10 倍,流体易湍流,破坏热阻边界层。
相变强化:扁管内制冷剂(如 R32)相变时液膜薄、气液分层流动,减少局部过热,提升蒸发 / 冷凝效率。
二、关键设计
1.结构参数:
多通道(10~100 个平行通道)、扁宽高比 5:1~20:1,增大散热面积。
薄壁(0.2~0.5mm)降低热阻,非圆形截面(梯形 / 矩形)增强涡流。
2.表面技术:
内壁微翅片 / 沟槽增加扰动,传热系数提升 20%~30%。
多孔涂层促进沸腾气泡生成,临界热流密度提升 50%。
3.流动优化:
入口分配器确保流量均匀,变截面设计调节流速,弯曲段大曲率降低压降。
三、挑战与改进
1.阻力大:渐变通道 / 减阻涂层降低压降 20%~30%。
2.制造难:激光微加工可制亚毫米级通道(精度 ±5μm)。
3.易堵塞:高精度过滤 + 自清洁表面减少杂质沉积。
总结:微通道扁管以高表面体积比、多通道结构和流动强化技术,成为紧凑高效散热的核心方案,广泛应用于新能源、制冷及电子领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