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熟国强和茂管材有限公司

Sinupower Heat Transfer Tubes Changshu Ltd.

400-100-7068

+ 微信号:微信号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大截面多流道折叠管有哪些优势

来源:www.sinupower.com      发布日期: 2025年06月03日
信息摘要:大截面多流道折叠管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流体传输元件,其核心优势体现在高效传热 / 传质、结构紧凑、适应性强等方面,广泛应用于热交换、化工、制冷、新能源等领域。以下是其主要优势及应用场景分析:
       大截面多流道折叠管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流体传输元件,其核心优势体现在高效传热 / 传质、结构紧凑、适应性强等方面,广泛应用于热交换、化工、制冷、新能源等领域。以下是其主要优势及应用场景分析:
一、传热 / 传质效率显著提升
1. 多流道强化湍流效应
       结构特点:内部包含多个平行细长流道(截面形状可为矩形、梯形、圆形等),流体在狭小流道内流动时易形成湍流状态,减少边界层厚度,降低热阻。
       效果:相比传统单管或大管径管道,传热系数可提升30%-80%,尤其适用于高粘度流体或相变传热(如冷凝、沸腾)场景。
应用场景
       制冷空调系统的冷凝器、蒸发器(如多联机空调的微通道换热器)。
       化工领域的气液反应塔、换热器(如甲醇重整制氢装置中的热交换单元)。
2. 大截面与紧凑布局的平衡
       设计优势:单个管道截面尺寸大(如宽度 10-100mm),但内部流道细密(单个流道宽度 0.5-5mm),单位体积内传热面积显著增加(比传统圆管高 2-5 倍)。
       案例: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中,多流道折叠管可紧密贴合电池模组,通过狭小流道内的冷却液快速带走热量,实现温差≤2℃的控温。
二、结构紧凑与轻量化优势
1. 空间利用率高
       扁平折叠结构:管道截面呈扁平状(厚度通常 1-5mm),可多层堆叠或蛇形布置,适应狭窄空间(如航空航天设备、电子芯片散热模块)。
       对比传统方案:同等换热量下,体积可减少40%-60%,重量降低 30%-50%(尤其是采用铝合金、铜合金等轻质材料时)。
2. 集成化设计潜力
       多流道并行:可实现多种流体(如冷热流体、气液两相流)在同一管道内的隔离流动,简化系统管路布局。
典型应用
       燃料电池堆的氢气 / 空气流道与冷却液流道集成设计。
       食品加工行业的无菌流体传输(如多流道同时输送酱料、添加剂和杀菌介质)。
三、流体分布均匀性与稳定性
1. 多流道分流特性
       平行流道设计:流体通过入口集流腔均匀分配至各子流道,避免传统单管大流量时的偏流、滞流现象,尤其适合需要控制流量的场景(如制药行业的配液系统)。
       实验数据:在雷诺数 Re=1000-5000 范围内,各流道流量偏差可控制在 ±5% 以内。
2. 抗波动能力强
       流道尺寸一致性:通过精密挤压或冲压工艺成型,流道截面误差≤±0.05mm,确保流体阻力均匀,系统运行稳定性优于传统焊接或组装式多管结构。
四、材料与工艺适应性
1. 多元化材料选择
       金属材质:铜、铝、不锈钢等,适用于高温、高压或腐蚀性环境(如化工反应釜冷却管、海水淡化设备)。
       非金属材质:塑料(如 PVC、PP)、橡胶,用于低能耗、耐腐蚀场景(如污水处理厂的酸碱液输送)。
2. 成型工艺灵活
1.主流工艺
       挤压成型:适合大批量生产规则截面的多流道管(如空调用铝制微通道管)。
       冲压折叠:可加工复杂截面(如锯齿形、波纹形流道),增强流体扰动效果。
       定制化优势:可根据需求设计流道数量(如 10-100 条)、截面形状及排列方式,满足个性化传热需求。
五、成本与维护优势
1. 综合成本降低
       材料节省:同等换热面积下,金属用量比传统圆管换热器减少 30%-50%。
       系统简化:紧凑结构可减少泵功、阀门及管路连接件,降低安装与运维成本。
2. 清洁与维护便利
       流道可设计性:部分产品支持拆卸清洗(如模块化折叠管组件),或通过反向冲洗清除杂质,适合易结垢流体(如工业循环水、含颗粒介质)。